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投资理财 > 易纲最新发声!“我国目前不缺资金缺的是资....
投稿

易纲最新发声!“我国目前不缺资金缺的是资本金” 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为何重要?

2024-02-02 09:42:53 作者:旧街凉风 浏览次数:45 字号: T T T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婧 北京报道

“过去几年,广义货币和银行贷款增长率平均为10%左右,有力支持了经济增长。过去5年和过去10年,我国CPI平均都是2%,这正是全球多数主要央行追求的理想目标。”据人民政协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调研组在广东的实地调研显示,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总体展现良好势头,成为这组数据的有力证明。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易纲全程参与了调研。他表示,我国目前不缺资金缺的是资本金,要充分认识到在目前阶段直接融资的重要性。

如何理解“我国目前不缺资金缺的是资本金”?华泰资产首席经济学家王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资金包括借贷的债务性资金以及自有的本金即权益性资金,前者需要偿还属于负债,后者无需偿还,是做生意的本金,属于所有者权益。二者共同构成了一个企业的所有资产。债务性资金过多,比例过高,意味着企业的负债率过高,抗风险能力较差。

易纲认为,当前要把增加社会资本金投资和融资放在重要地位,处理好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关系,推动保险资金、养老金、企业年金等长线资金入市,进一步发展股权投资,畅通PE/VC的融资渠道和退出渠道等,总之要千方百计增加全社会的资本金投资。

促进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协调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教授胡海峰近日在《人民论坛·学术前沿》上撰文表示,经过30余年的金融体制改革,我国在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快资本市场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长期主导我国金融结构的银行间接金融体系仍未能得到根本性的动摇和改变。

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23年6月底,社会融资总规模存量中,直接融资比重仅占29%,间接融资占比超过70%。间接融资占比居高不下,表明我国目前的金融结构依然偏向以银行信贷融资为主。

胡海峰认为,很显然,这种存量规模巨大的间接融资金融体系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协调发展,使其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已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在他看来,应通过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金融体系结构调整和优化,打造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相匹配、相协调,且具备竞争力和普惠性的金融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本市场的功能和独特作用,促进科技、资本和产业的有效融合,打通金融通向实体经济的传导路径。

同时,确保资金高效精准地投向新技术、新领域、新赛道、新产业、新动能,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培育大批具有创新引领力、国际竞争力的国际一流创新型企业,才能加快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经济结构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金融支撑,真正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支持经济增长和防范金融风险并重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调研组还在广东的实地调研中发现,最近几年融资成本特别是贷款成本有了明显下降,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利率接近历史最低水平,这是好的趋势。但同时,商业银行也反映利差收窄导致利润下降较快,建议在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的同时也要促进金融业自身可持续发展。

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9.06万亿元,同比增长23.27%,较各项贷款增速高13.13个百分点;2023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78%,同比下降0.47个百分点,利率呈现逐年下降态势。

数据还显示,2023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73%,环比减少1个基点,同比减少20个基点。分类型来看,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大型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的净息差分别为1.66%、1.60%、1.61%,均低于《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中1.8%的监管合意水平。

“调研发现,出于防风险和终身追责等考虑,银行放贷行为日趋谨慎。建议引导银行坚定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以及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易纲认为,经济好是金融稳定的基础,必须处理好支持经济增长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关系。

易纲表示,要坚持经济和金融一盘棋,认真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经济和金融高质量发展。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吸引更多外资机构来华展业兴业,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和国际金融规则的制定,并在相关国际合作中提出中国方案,同时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

易纲最新发声!“我国目前不缺资金缺的是资本金” 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为何重要?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本站财经APP

实时·日榜

精彩·周榜

精彩导读
热点推荐
聚焦精彩
焦点·关注 / 今日·看点
更多 商机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0, 财经新闻网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信息侵权、举报:853029381@qq.com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诚聘英才 | 维权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财经新闻网对此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