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今天,“雪”来了

朔风渐起今日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小雪·民俗01制腊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小雪"后,正是加工腊肉的好时机。此时不少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等到春节前后,刚好是一餐美味。记忆中,家里人腌制的腊味就是冬日里最温暖的味道。腊味飘香,承载着浓郁的乡味,亦是中国人心中难舍的春节符号。02吃糍粑"十月朝,糍粑禄禄烧。 .....

严正声明: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时务必注明作者及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今天,“雪”来了,否则必举报并保留进一步追责的权利。

朔风渐起

今日

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

小雪

今天,“雪”来了今天,“雪”来了

小雪 · 民俗

01

制腊肉

" 冬腊风腌,蓄以御冬。"

" 小雪 " 后,正是加工腊肉的好时机。此时不少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等到春节前后,刚好是一餐美味。

今天,“雪”来了

记忆中,家里人腌制的腊味就是冬日里最温暖的味道。腊味飘香,承载着浓郁的乡味,亦是中国人心中难舍的春节符号。

今天,“雪”来了

02

吃糍粑

" 十月朝,糍粑禄禄烧。" 糍粑由糯米蒸熟捣烂后制成,南方人喜爱在农历十月吃糍粑。

今天,“雪”来了

这种软糯甜香的食物,在寒冬吃来尤为温暖、满足,也包含着吉祥的寓意,象征着丰收和团圆。

今天,“雪”来了

今天,“雪”来了

小雪 · 读诗

小雪时节

早晚空气中寒意渐重

广东还是色彩斑驳的秋天

而北方的初雪却已开始飘落

"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节选

"

片片雪花

是属于冬日无声的芳菲

开过便不见

空留我们回想

今天,“雪”来了

"

平生诗句领流光,绝爱初冬万瓦霜。

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

——陆游《初冬》

"

瞧那山峦间的雾

瓦面上的霜

无不在昭告着人们

请准备好一颗丰足而纯善的心

迎接这翩然将至的疏影暗香

今天,“雪”来了

"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白居易《问刘十九》

"

窗外寒风猎猎

屋内灯光明亮

有火、有雪、有朋友

举杯对饮

咽下的都是心照不宣的人生快意

今天,“雪”来了

今天,“雪”来了

小雪 · 养生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中医师成杰辉介绍,小雪节气,珠三角附近城市昼夜温差大,一般在 10 ℃以上。此时养生调理仍以 " 秋冬养阴 " 为主旋律。

早卧晚起待日光

建议适当调整作息时间,早卧晚起,老年人、小孩于 22:00 前上床;年轻人尽量于 23:00 前卧床休息。

这里建议 " 晚起 " 并不等于提倡 " 赖床 ",需以日出时间作为尺度。而素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清晨起床应当及时穿上外套保暖防寒。

温润膳食

膳食调养当以温暖滋润为要。

热粥、热汤由于水分充足,汤液中富含各种食材的营养物质,易于消化吸收,一般更符合 " 秋冬养阴 " 的养生要求。

今天,“雪”来了

小米、黑米、糯米、红豆、黑豆、眉豆、玉米、燕麦等五谷,适当加入红枣、杞子、桂圆、莲子等食材灵活搭配,制成五谷杂粮粥,是益中气、润肺燥、滋脾肾的温润食疗佳品。

适当吃 " 苦 "

平素体格强健或辛辣肉食较多之人,可能容易出现口舌生疮、口干口渴、咽喉肿痛、心胸烦热、小便黄赤、失眠多梦等症状,可适当饮用绿茶,食用柚子、西柚、慈菇、苦瓜、苦苣、莴笋等食物。

小雪食疗方

石斛麦冬茶

石斛 6 克,麦冬 10 克,绿茶 3 克。

将石斛、麦冬洗净切碎,与绿茶一起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盖上盖子焗 15 分钟即可。

养阴和胃,醒脑提神。适合平素嗜食辛辣、胃燥阴伤、口干便秘之人。

今天,“雪”来了

今天,“雪”来了

花生红枣鸡脚汤

鸡脚 4 对,瘦肉 50 克,花生 30 克,红枣 5 枚,生姜 3 片。

以上材料洗净后,鸡脚斩开,瘦肉切块,与其它材料一同放入汤煲中,加水适量,大火煮开后,小火续煮 2 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润燥养阴,补血养颜。适合阴血亏虚、皮肤干燥之人。

今天,“雪”来了

今天,“雪”来了

小雪已至

这个冬天

愿有人与你共团圆

愿你满怀对生活的热爱

身边时时围绕着

可以御寒的温暖

今天,“雪”来了

文案综合自新华社、新华网、央视新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养生小贴士:通讯员 薛珊

海报设计:珠海传媒集团 金阁